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
GC-MS結合電子鼻、電子舌分析6種糖炒燕山板栗的風味成分
檢測樣品:燕山板栗
檢測項目:滋味 氣味
方案概述:為了研究6種糖炒燕山板栗香氣的構成特點及品種間滋味和氣味上的差異,“河北科技師范學院食品科技學院”以6種糖炒板栗為原料,采用頂空固相微萃取-氣相色譜-質譜聯用(HS-SPME-GC-MS)技術及氣味活性值(OAV)法分析6種糖炒板栗的揮發性風味成分和關鍵香氣化合物,并結合電子鼻和電子舌對其揮發性氣味成分和滋味進行分析。
為了研究6種糖炒燕山板栗香氣的構成特點及品種間滋味和氣味上的差異,“河北科技師范學院食品科技學院”以6種糖炒板栗為原料,采用頂空固相微萃取-氣相色譜-質譜聯用(HS-SPME-GC-MS)技術及氣味活性值(OAV)法分析6種糖炒板栗的揮發性風味成分和關鍵香氣化合物,并結合電子鼻和電子舌對其揮發性氣味成分和滋味進行分析。
結果表明:GC-MS技術從6種糖炒板栗的揮發性成分中共檢測出57種化合物,其中酯類19種,醇類12種,醛類5種,酮類5種,烯烴類4種,苯環類4種,胺類2種,其他類6種;其中23個OAV>1的成分被確定為糖炒板栗的關鍵香氣成分。電子鼻評價結果顯示6種糖炒板栗的主要揮發性氣味成分為醇類、醛酮類、氮氧化合物、有機硫化物、無機硫化物以及甲基類幾種。電子舌評價結果顯示6種糖炒板栗在各項味覺指標上整體較為相似,其中豐富性和鮮味傳感器對不同糖炒板栗的響應值最大,酸味和澀味最小,豐富性、鮮味、甜味、咸味、苦味、苦味回味6個指標為糖炒板栗的主要味覺指標。6種糖炒板栗的揮發性風味成分和含量都存在一定的差異,即不同品種糖炒板栗中的揮發性風味成分不同,且同種化合物在不同品種間的含量也有區別。通過主成分分析(PCA)、雷達色譜圖分析、GC-MS技術結合電子鼻/電子舌可較好的區分不同品種糖炒板栗風味的差異,并確定其關鍵香氣成分,為不同糖炒板栗的風味研究提供理論依據。
電子鼻和電子舌譜圖如下:
結論:運用電子舌、 電子鼻結合頂空固相微萃取-氣相色譜-串聯質譜法能夠較好地區分不同品種糖炒板栗風味的差異。
相關產品清單
溫馨提示:
1.本網展示的解決方案僅供學習、研究之用,版權歸屬此方案的提供者,未經授權,不得轉載、發行、匯編或網絡傳播等。
2.如您有上述相關需求,請務必先獲得方案提供者的授權。
3.此解決方案為企業發布,信息內容的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上傳企業負責,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。